共建绿色生态 · 共推绿色发展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描绘重庆双碳战略实施路径:"迈向碳达峰碳中和之路的重庆探索"
发布时间:2023 Nov 17



近年来重庆深学笃用习主席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有效的实践探索,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十四五期间全市碳强度累计下降12.9%,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9.5%的目标,下降幅度高于国家的平均水平,全市能源消耗的总量累计增长了1120万吨标煤,低于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19.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6%的目标。

一是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标国家双碳1+N的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了重庆的1+2+6+N的政策体系,为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是打造绿色低碳的循环产业体系,全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型,第三产业从2010年的36.4%上升到2022年的52.8%,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加136.3%,7.5%,12.3%,实施落后淘汰产能的专项行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三是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十三五期间煤炭、天然气、油料,煤炭从68.3%优化为45.8%,天然气10.5%优化为15.7%,油料10.4%优化为15.8%。

四是构建活力充沛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地方碳市场的活力增效,截止2022年底,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接近4千万吨,达到8.35亿元,作为西部唯一出资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的省市,共有信鸽0家企业纳入全国市场,有序推动履约工作,建设程度上线目前全国唯一的涵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态价值平台。

五是探索低碳发展创新体系,加强制度融合创新,在全市率先建立碳排放管理纳入了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近50份规划和项目环评开展了碳评,20余家火电、水泥企业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快推动零近碳园区的创建,加快推动全域无废城市的建设,着力构建监管制度技术市场,全面共建五大体系,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在全国各省市中唯一全域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两江新区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资融资试点名单,建成气候投融资的项目库,注册企业现在接近15000家,入库项目达到344个,涉及意向投资超过3378亿元,总投资超过70亿。包括綦江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巫溪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重庆首个,也是目前功率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超过7700万千瓦,节约标煤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7万吨。

对于重庆推动双碳工作的下一步行动,亦作了如下规划:

第一,深化提升三大工程。一是统筹推进绿色共建工程,将双碳全面融入双圈的建设,以绿色低碳为引领,加快推动在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环境改善、生活提质等方面的迭代升级,突出成渝双圈的双碳成效,双碳特色,双碳示范。二是深入推进绿色赋能工程,建设广阳岛零碳示范区,深化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示范。三是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工程,加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强化对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做深做实绿色债券发行,气候投融资试点。

第二,聚焦锚定三大目标,一是双碳战略目标,到2025年全市能耗强度比2022年下降14%,碳排放强度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25%。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202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8天左右,长江干流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7.3%以上,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保持全国领先。三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2026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局面基本形成。

第三,优化培育三大产业。一是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传统技术产业的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发展低碳产业,坚持低碳产业化、产业低碳化,加快建设成渝“氢走廊”,凸显三峡库区的区位特色。三是壮大数字产业,搭乘重庆数字产业加速发展的快车,推动双碳领域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业企业、产业园区碳排放、能耗数字化监管和治理水平,发展一批基于碳排放和能耗核查、监测、评价及认证的专业化数字化机构。

第四,加快构建三大格局。一是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体制机制,把碳减排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强度总量转变。二是环境资源大市场格局,深度参与全国碳市场的联建联维,改革升级重庆地方碳市场,探索共建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三是多元协同支撑格局,强化企业支撑,突出人才支撑,凝聚社会支撑,倡导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指导单位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支持单位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交通局
重庆市水利局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统计局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能源局
重庆市林业局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
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重庆市气象局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西部省市生态环境局(厅)
协办单位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欧盟环保协会
承办单位
重庆市西部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
重庆弘博会展有限公司
联合承办
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
(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重庆市渝北区金山路18号国宾城11幢13-1
法律声明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重庆弘博会展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2007682号-1
微信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商家
参展申请
观众
参观申请
置顶
距离开展 N
关注我们